8月10日-11日,由中華商標協會和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的地理標志注冊和保護培訓班在江蘇省淮安市成功舉辦。中華商標協會秘書長吳東平,淮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銳出席開班式并致辭。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二級巡視員張萍、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保護處調研員李悅、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三級法官劉莉、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副會長張承東、北京元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主任陳一齡分別為學員們授課。
吳東平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此前發生的幾起地理標志商標維權事件引起社會空前關注,也讓地理標志保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希望廣大學員充分利用這次學習機會,認真學習地理標志注冊和保護的相關專業知識,并結合淮安經驗深入探討,共推地理標志事業高質量發展。
王銳局長在致辭中稱,淮安市近年來聚焦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關鍵點,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提升區域品牌價值和服務鄉村振興,全力打造了鄉村振興淮安樣板。為護航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淮安今年還率先探索出臺市級地標立法工作。
張萍巡視員首先講解了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的概念、特征、作用和意義,特別提示了申請人應合理利用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制度,選擇合適的商標類型進行注冊與保護。然后結合具體案例,重點對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材料及審查要點進行了一一說明。最后介紹了區域品牌的政策、作用、審查以及代表性成功案例。
李悅調研員首先介紹了地理標志保護的國際規則和多種保護模式,分析了產地標記、一般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三者的差別。然后以“新時期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為題,介紹了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的概況、我國地理標志保護體系的發展。
劉莉法官首先談到了地理標志保護的重要性和法律依據,并介紹了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存在地理標志商標與地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與產品通用名稱之間的權利沖突。然后結合地理標志保護的特殊性,總結了審判中對地理標志的保護范圍、侵權判斷規則、正當使用范圍界定、原產地來源舉證責任分配、幫助侵權的認定等司法適用難點問題的做法。
張承東副會長從培育、保護、運用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盱眙縣運用“盱眙龍蝦”地理標志促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和經驗,分享了用活一枚地標、帶動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奧秘。
陳一齡主任向學員們分享了在地理標志申請代理實務中,代理人如何發揮專業作用,解決地理標志產品的“人文因素”“申請人身份資格”等實踐難點問題;GI標志使用及許可備案事項;注冊后如何協助申請人及地方政府做好地理標志品牌的的“簡易”管理,如何助力地理標志品牌的推介和宣傳。
課后,學員紛紛表示,此次培訓班既有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又有實踐工作經驗分享,受益匪淺,極具指導意義。中華商標協會會員代表以及江蘇省市場監管和知識產權系統工作骨干近一百二十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