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華商標網
十四五規劃丨遼寧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
2022年05月14日來源:遼寧省知識產權局
  “十四五”時期(2021-2025)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遼寧老工業基地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時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領導,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著力建設智造強省,促進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發展實際,制定遼寧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
  一、規劃背景
 ?。ㄒ唬┌l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和整體水平,促進了知識產權事業的全面發展。
  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成效。政策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省政府發布了《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辦法》《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遼寧省專利獎勵辦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遼寧省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和執法體系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工作不斷深入。沈陽、鞍山兩市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大連、沈陽兩市獲批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營口、盤錦和撫順三市入選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知識產權源頭保護進一步加強。2020年,全省專利申請量86527件,商標注冊申請量130597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累計139件,分別比2015年增長108.9%、187.1%和39%;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574件,為2015年11640件的2倍,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占比為49.33 %;全省有效發明專利萬人擁有量從2015年底的5.29件提高到2020年底的10.98件;PCT專利申請從2015年底的235件提高到2020年底的456件;規模以上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有效專利數從2015年底的0.08件提高到2020年底的2.195件;有效外觀設計從2015年底的8824件提高到2020年底的16604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從2015年底的757戶提高到2020年底的1429戶。全省共獲得中國專利獎84項。
  知識產權運用穩步發展。全省共有7個城市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10個縣(區)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示范縣(區),26家企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稱號,157家企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389家企業被評為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不斷加強,專利、商標質押貸款額達到197億元。
  專利流動性顯著增強,全省專利轉讓由2015年的1356件,提高到2020年的4872件,增長3.6倍。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專利轉讓2526件,其中轉讓給省內企業930件。
  成功舉辦3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吸引境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7萬個線上線下項目參展,成為海內外有影響力的國際專利品牌展會。
  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持續優化。2016-2020年,全省各級專利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辦專利執法案件3427件,其中專利糾紛調處案件1368件。建立了以強化行政執法效能和市場監管水平、健全知識產權公益維權援助工作為重點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十二五”末的72.24分提高到2020年的76.95分,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進一步完善。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和優勢企業培育工作,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監管,推進自貿區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創新,搭建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專利導航,提高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工作輻射能力。遼寧省信息中心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準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機構,大連理工大學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首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全省49人列入全國專利信息實務人才。截止2020年底,全省共有68家知識產權專利代理服務機構,548家商標代理服務機構;563人取得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為“十二五”同期的2.11倍。
  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培訓工作以及知識產權職稱制度,知識產權人才的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工作納入省委組織部人才培養計劃,受遼寧省委組織部委托舉辦專題培訓班。支持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高等學校開設知識產權本科和碩士專業?!笆濉逼陂g,培養知識產權方向碩士研究生40人,本科生300人以上。
表1  遼寧省知識產權“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ǘ┌l展形勢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全球科技創新活動進入新的密集期,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加速調整重塑,國際知識產權競爭更加激烈,知識產權作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激勵創新的基本作用更加突出。特別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為引領,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推進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征。面對新形勢、新目標和新任務,全省知識產權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全國先進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知識產權創造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產學研有所脫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專利轉化產業化比例偏低;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運用和專利運營能力亟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實際效果還不能滿足市場主體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保護體系和運行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效能發揮得不夠充分,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各類人才還不能滿足知識產權快速發展的需要,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有待加強。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補齊短板,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生態,突出高質量,努力開創知識產權工作新局面。
  二、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font>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于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立足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定位,聚焦補齊“四個短板”,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入落實“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總要求,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知識產權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引領支撐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和運用效益,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
 ?。ǘ┗驹瓌t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協同配合、合力推進工作格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實現政府引導規范和市場內生發展的“雙輪”驅動,營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促進創新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
  ----質量優先,創新發展。厚植知識產權發展的質量優勢,加強源頭保護,增強知識產權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強核心專利布局,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運用,推動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和商品化,破解制約創新發展的突出問題。
  ----突出重點,分類指導。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突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的主體地位,突出知識產權高效運用的關鍵環節,根據全省經濟發展的地區差別和行業差別,進行分類指導,實現知識產權工作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強化保護,系統協同。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機制、強化保護,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手段,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強化部門協同,加強上下聯動,推進區域協作,促進保護能力和保護水平整體提升。
 ?。ㄈ┌l展目標
  到2025年,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顯著增強,知識產權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大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全國中等以上水平,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尊重知識產權價值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進一步推進。
  ----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顯著提升。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源頭保護,基本形成高價值專利培育體系。主要知識產權創造指標位居全國中上水平,到2025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6%,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0%,商標有效注冊量和地理標志登記數量實現穩步增長。鼓勵和支持出口企業在境外注冊商標,發揮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作用,壯大一批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統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確立知識產權嚴保護政策導向、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突破知識產權快保護關鍵環節、塑造知識產權同保護優越環境,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識產權價值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穩步提升。積極構建“以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為一張名牌,基本建成體系健全、運行順暢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推進機制完善、效益提升、能力培養和運用促進四項工程的‘1+1+4’知識產權運用促進體系”。到2025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數量、專利轉讓、許可數量、高等學校專利轉讓數量年均增長10%,培育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年均60家。
  ----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強化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企業貫徹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年均增長10%。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監管,完善包括知識產權代理、轉讓、登記、鑒定、檢索、分析、評估、運營、認證、咨詢和相關投融資服務等知識產權服務全鏈條體系,推動知識產權服務創新升級。到2025年,代理服務機構數量超過650家,建成2-3個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試驗區。
  ----知識產權人才作用充分顯現。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完善人才政策,創造良好的留人用人環境,發揮人才的作用。到2025年,從事知識產權創造、代理、運營、策劃、信息等服務的專業人才數量達到1.2萬人以上,包括企業知識產權人才2000人以上,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知識產權人才700人以上,形成一支規模大、結構優、素質高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
表2  遼寧省知識產權“十四五”時期發展主要指標
  三、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ㄒ唬﹥灮R產權法治環境
  認真貫徹實施促進知識產權工作的法律法規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精神,做好《民法典》與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銜接,發揮法治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法規制度體系。
 ?。ǘ┘訌娭R產權源頭保護
  推動知識產權提質增量。健全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動態跟蹤和反饋機制,指導和促進企業關鍵技術領域形成專利組合,做好專利儲備。引導企業加快海外專利布局,開展國際專利申請,實現知識產權創造從量的積累向量質并舉轉變。
  強化價值導向。聚焦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芯片制造設備和工業基礎軟件等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通過“揭榜掛帥”,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產業、新能源、生物、節能環保等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制定《遼寧省高價值專利培育指導意見》,加強專利技術前瞻性布局。強化研發過程專利管理,培育一批能夠引領產業發展的高價值專利。深入實施專利導航工程,引導全省的重點優勢產業找準發展方向,著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完成產業轉型升級。
  加大商標、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培育力度。推進商標注冊、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便利化,積極引導企業注冊并規范使用自主商標,支持有保護需求的企業注冊防御商標、聯合商標,防止商標被搶注。鼓勵圍繞遼寧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申請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高知名度商標。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和軟件相關知識產權服務,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和軟件企業依法申請知識產權。
 ?。ㄈ┙y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
  確立知識產權嚴保護工作導向。落實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安排,加大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的懲戒力度,規制惡意訴訟。推廣使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合同范本和維權流程等操作指引,研究制定遼寧省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管理標準的實施意見。開展關鍵領域、重點環節、重點群體“亮劍護航”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加強電子商務領域執法,加大對商標惡意注冊申請人和代理機構的監管和查處。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加強對特殊標志、冬奧會等重大國際國內體育賽事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查處。強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例指導,貫徹專利、商標侵權判定標準。加強行政執法人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
  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拓寬社會共治渠道,完善知識產權仲裁、調解和公證工作機制,探索訴仲對接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工作模式。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等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推動成立專利代理師協會,引導代理行業自律自治。推廣應用侵權假冒線索智能檢測系統。實行技術調查官制度,建立全省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專家庫。推動侵權損害評估工作。積極爭取參與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建設。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推動健全跨區域跨部門知識產權聯合執法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機制。依法依規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進行聯合懲戒。
  建立知識產權快保護工作機制。以保護中心建設為重點,加快完善知識產權快保護體制機制。建立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高沈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保護能力,建設大連保護中心、中國(葫蘆島)泳裝快速維權中心。推廣專利優先審查、集中審查,推動全省商標窗口建設。全面推動全省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產業高質量知識產權保護,實現快速維權;探索建立多地協作機制,面向重點關注市場,在電商平臺、展會、專業市場、進出口等關鍵領域和環節,建立快速處理綠色通道,推動簡易案件快速處理。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設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第五巡回審理庭作用,推動重大侵權行政執法案件遠程審理和異地審理。
  塑造知識產權同保護工作環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落實“一帶一路”相關保護協議,推動遼寧企業利用專利、植物新品種審查結果共享機制,召開涉外企業知識產權座談會,積極回應國內外權利人關切。推動建立中德園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落實中德園知識產權保護各項安排。推動自貿區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設。
  健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全面推動以國家級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和產業集群、企業聚集區的知識產權維權工作站為重點,以縣(區)知識產權局維權援助工作站為基礎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拓寬維權通道,開展維權援助機構規范化管理工作,建設“遼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公布知識產權維權專家庫,加強知識產權維權培訓,建立知識產權志愿者制度,推動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學會中建立志愿者隊伍。依托快速協同保護機構建立調解委員會。
 ?。ㄋ模┘訌娭R產權文化建設
  加強知識產權文化體系建設。建立政府主導、新聞媒體支持、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宣傳普及和文化建設體系,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組織開展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中國專利周等重大宣傳活動。開展政策宣講和普及教育活動。
  提升知識產權文化認知水平。加強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提升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水平,宣傳知識產權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宣傳知識產權文化核心觀念,使“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觀念深入人心,融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成為社會新風尚。
  拓寬知識產權文化傳播渠道。把知識產權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各類學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和創新意識。擴大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培訓規模,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知識產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促使知識產權“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促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評選并發布有社會影響力的年度典型案件。
  四、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引領支撐經濟轉型升級
 ?。ㄒ唬┐蛟熘袊鴩H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品牌
  突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發揮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項目聚集和人才聚集優勢,展演論一體推進,將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辦成高端優秀項目交易平臺、高端人才交流平臺。以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為核心,建立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體系。推動知識產權工作與“一圈一帶兩區”發展戰略建設深度融合。
 ?。ǘ┙⒅R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以全省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建設為載體,沈陽、大連兩個重點城市建設為導向,其他各市N個特色產業運營中心和產業聯盟為抓手,打造要素完備、體系健全、運行順暢的“1+2+N”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帶動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深入推進大連、沈陽國家重點城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做好國家、省級示范試點兩級培育和管理工作,力爭到“十四五”中期基本建成遼寧省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ㄈ┩晟浦R產權助力產業發展工作機制
  推動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知識產權產學研合作,引導開展訂單式研發,鼓勵和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將“沉睡專利”向企業轉移轉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推進專利導航助推企業、產業和區域發展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機制,支持發展專業知識產權評估機構,鼓勵符合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開展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提升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服務能力。
 ?。ㄋ模┥罨R產權金融服務
  拓展投融資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知識產權投融資體系,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保險、知識產權評估、質押擔保等知識產權金融工作。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白名單”,增強企業對無形資產質押融資認知程度。創新質押融資風險管理機制,充分發揮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作用,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集成電路企業、軟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知識產權保險等手段獲得商業貸款,積極為集成電路和軟件領域小微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融資擔保服務。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
 ?。ㄎ澹┨嵘齽撔轮黧w知識產權管理能力
  促進市場主體能力提升,持續培育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貫徹落實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長期使用權試點改革政策和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財稅激勵政策。開展產業集群、品牌基地、地理標志培育試點示范工作,推動知識產權聯盟發展。引導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貫標,堅持分類指導,科學確定貫標主體,強化貫標實務培訓,搭建溝通交流平臺,支持各類知識產權咨詢服務機構參與推行貫標。
 ?。┐龠M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集聚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加強知識產權協同運用工作機制,加強與科技、商務、金融等多部門合作,推進知識產權與標準融合,積極引導知識產權融入創新創業各個環節發揮作用。推動沈陽、大連等地積極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推進專利導航助推企業、產業和區域發展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地理標志促進運用工程,助力鄉村經濟發展,鼓勵引導軍民知識產權雙向轉移轉化。
  五、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創新發展
 ?。ㄒ唬┘訌娭R產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健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和發揮中國(遼寧)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沈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葫蘆島)泳裝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國家、省級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推進市級公共服務網點建設,構建技術先進、功能完備、服務優質、覆蓋全省的“一站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和省內網絡辦公資源深度對接,實現權利信息一站式查詢,辦事服務一網通辦,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提供數據和服務支持。建立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圖書情報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與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協調聯動的服務體系,加強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和各級公共服務網點培育與建設,優化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加強知識產權法律服務,開展知識產權咨詢服務,強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支持代理、評估、投融資、運營、托管、信息檢索分析、數據加工等各類服務機構發展,鼓勵全省知識產權品牌和星級服務機構在境外設置辦事機構、建立聯盟服務機構,形成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服務品牌。聚集知識產權服務資源,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推進知識產權服務從基礎服務向高端服務轉變,打造“一網通辦”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規模大、范圍廣、質量優的知識產權服務企業。
 ?。ǘ﹥灮R產權服務機構布局
  集聚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需求,優化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引導知識產權服務鏈上下游優勢互補、多業態協同發展。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與區域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大連高新區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試點建設,加快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集聚。推動沈陽、大連等地,結合本地經濟發展需求,積極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依托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推動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集聚發展。完善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吸引國內外高水平優秀服務機構落戶遼寧,形成知識產權各類服務有機銜接、相關機構互動發展的格局。
 ?。ㄈ┨岣咧R產權服務業監管水平
  加強政府、行業協會對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的引導和監管,建立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有機結合機制。發展知識產權服務行業聯盟,支持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協會、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商標協會、律師協會等社會組織發揮自律作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規范服務機構經營行為。制定出臺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管理和獎懲辦法,加大對全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事中事后監管力度。督促專利代理機構貫徹實施專利代理相關服務規范,引導專利代理機構提升服務質量。
  六、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ㄒ唬娀R產權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建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培養機制。選派優秀知識產權專業人員到知名大學、研究機構、跨國公司交流、訪問和培訓,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人才。鼓勵高等學校創辦知識產權學院,開設知識產權本科、碩士專業,推進博士生培養,大力開展知識產權方向的研究生學歷教育。支持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知識產權學院加快發展,推動建設獨立的知識產權一級學科。支持開展知識產權高等職業教育。加快推進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建設,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國家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改進完善遼寧省知識產權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備、資源共享、規范高效、覆蓋全省的知識產權專業培訓遠程教育網絡體系。加大重點領域知識產權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實現企業知識產權高管、知識產權運營、專利信息分析等人才的快速增長。將知識產權人才列入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面向海內外招攬知識產權高端人才、緊缺人才、拔尖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
 ?。ǘ﹥灮R產權人才的發展環境
  探索建立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庫,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動態監測分析,促進知識產權人才合理配置。完善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知識產權從業人員評價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人才輪崗交流和跨地區跨部門掛職鍛煉,促進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互動,引導人才向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和企業流動。優化知識產權人才激勵政策,將高端知識產權人才納入組織人事部門引進計劃,將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納入職稱評定范圍。鼓勵企事業單位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和薪酬制度,為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創造條件。
 ?。ㄈ┩晟浦R產權人才隊伍的結構和布局
  重點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人才隊伍,一批善于運用知識產權進行發展和經營的企業知識產權高級管理人才,一批促進知識產權交易許可、資本化和產業化等知識產權運營人才,一批能夠靈活運用專利信息資源并為企業、產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專利信息分析人才,一批擁有國際視野,具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和處理知識產權國際事務能力的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
  七、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
 ?。ㄒ唬┩晟坪献鳈C制,搭建交流平臺
  通過新加坡-遼寧經濟貿易理事會合作機制、遼寧-德國巴符州混委會會議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積極搭建平臺,辦好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充分利用服務貿易展會平臺,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成績。
 ?。ǘ惩ㄅc國內外權利人溝通渠道
  通過召開有關國家駐沈陽總領事館信息溝通會、企業座談會等方式,加強信息交流,加大深耕日、韓、俄經貿合作力度。支持服務機構與境外相關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共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構建專利池、組建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ㄈ┘訌姾M饩S權援助服務
  建立海外信息服務平臺,及時發布知識產權重大案件和法律發展動態。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預警和糾紛應對指導,及時向省內涉案企業通報境外知識產權案件信息,引導、鼓勵省內涉案企業積極應訴。積極推動保險機構開展知識產權海外保險業務。
  八、實施保障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認識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意義,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重要日程,定期召開黨委或政府專題會議,協調和解決重點問題。完善通報約談機制,督促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大知識產權工作力度。省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要求有效落實,重大問題要及時按程序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
 ?。ǘ┘哟筘斦U?/font>
  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知識產權工作,按照現行經費渠道對規劃實施予以合理保障,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知識產權各項規劃工作,促進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深化多級資本市場,支持建立以銀行為主,保險、證券、信托、融資等金融機構及服務機構廣泛參與的多元化、市場化知識產權金融體系,保障規劃目標和任務的順利完成。
 ?。ㄈ娀己诵麄?/font>
  將知識產權保護績效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省年度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高度重視對外宣傳工作,提升對外宣傳水平,利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大力宣傳全省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打造遼寧崇尚創新、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營商環境。
 ?。ㄋ模┮巹澋膱绦?/font>
  規劃執行年為2021年至2025年,保持與《遼寧省知識產權“十三五”規劃》執行的連續性,并與《國家“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規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綱要》《遼寧省“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相銜接。同時,為確保規劃任務的圓滿完成,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對規劃目標進行及時調整,推動重點任務和措施的落實。
  本規劃由遼寧省知識產權局負責解釋。
  • 聯系我們
  • 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街道車道溝10號院 中華商標協會(北方朗悅酒店)
  • 電話:86-10-68014071
  • 傳真:86-10-68018055
  • 郵箱:cta@cta.org.cn
  • 協會微信
  • 協會微博
版權所有:中華商標協會    京ICP備06065018號             技術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濟信息中心
版權所有:中華商標協會    京ICP備06065018號
技術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濟信息中心
版權所有:中華商標協會  京ICP備06065018號     技術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濟信息中心
91精品国产日韩91久久久久久_在线观看无码视频_97人妻在线_国产精品一区在线